在生机盎然的五月,商学院旅游管理专业832307班开展了为期三天的校外专业实践活动,本次活动由专业教师李定可、高岳旻带队。实践内容包括景区实地考察讲解和学生模拟导游等。实践路线为太平湖风景区—黄山风景区—宏村等。同学们满怀热忱,踏上了探索安徽美景与旅游管理实践的征程。
DAY 1:奔赴太平湖,开启实践序章
上午7点25分,队伍准时从丹阳出发。在去程的旅途中,同学们纷纷化身导游,进行模拟讲解,展现出专业的知识储备与讲解功底。大家从黄山市的历史文化、旅游资源等方面切入,为即将开始的旅程预热。
第一站是太平湖风景区,抵达太平湖时,一幅绝美的山水画卷在同学们眼前徐徐展开。太平湖如一颗巨大的翡翠,镶嵌在群山之间。湖水澄澈透明,在阳光的照耀下,波光粼粼。四周青山连绵起伏,山上植被繁茂,绿意葱茏,与湖水相互映衬,构成了一幅和谐的自然美景。
同学们乘船游湖,前往龙窑寨、猴岛、八卦岛,三个岛风格迥异、各具特色。龙窑寨内古老遗址诉说制陶历史;猴岛上猕猴灵动嬉戏,尽显生态野趣;八卦岛以独特布局融合传统文化与自然景观。漫步岛中,微风轻拂,让人沉醉于湖光山色之中,用眼睛记录下这如诗如画的美景,用心感受着大自然的鬼斧神工,对太平湖的旅游魅力有了直观而深刻的体会。
DAY 2:攀登黄山,领略奇景奥秘
同学们向着巍峨的黄山进发,一路上,周宝健导游为大家详细介绍黄山的历史渊源、地质奇观及丰富的动植物资源,还分享了诸多与黄山相关的历史典故和传说,让大家对即将见到的奇景满怀期待。
黄山以奇松、怪石、云海、温泉“四绝”闻名天下。当同学们踏上登山步道,便仿若进入神奇世界。攀登黄山的路上,周导游指着奇山怪石侃侃而谈。嶙峋岩壁间,每一块石头都藏着故事,每一道沟壑都蕴含文化。他说起历代文人在此留下的摩崖石刻,讲述徐霞客三入黄山的执着,字句间仿佛让我们看见古人寄情山水的身影。途中,同学们注意到周导游不仅对黄山的奇山怪石、植被分布如数家珍,还能连续数小时保持充沛体力,生动讲解。这让同学们明白成为一名优秀导游,既需要丰富的专业知识储备,更需要强健的体魄支撑。
山路陡峭,台阶蜿蜒,大家气喘吁吁、脚步渐沉。但每当有人疲惫放慢脚步,总能听到伙伴们的鼓励。最终,在相互搀扶与鼓劲中,全班同学一个不落,一起登上峰顶。此时云海在脚下翻涌,群山连绵如浪,“五岳归来不看山,黄山归来不看岳”的诗句化作眼前震撼的实景。同学们不仅为黄山的壮美惊叹,更深刻体会到自然与人文交融的魅力,也收获了挑战自我、携手同行的珍贵情谊。
DAY 3:探秘宏村,感受徽韵魅力
实践之旅最后一日,同学们来到了宏村。踏入宏村便被错落有致的白墙黛瓦与层叠马头墙吸引。高低起伏的跌落式山墙如墨色浪涛,与碧水绿树相映成趣,完美诠释了徽派建筑“青砖小瓦马头墙,回廊挂落花格窗”的经典意象。月沼如镜映古建,南湖似画展江南,建筑与自然交融的布局,尽显“天人合一”的营造智慧。
同学们穿梭在古巷之间,脚下的石板路被岁月打磨得光滑平整,仿佛在诉说着过往的故事。在导游带领下,同学们走进傍云堂。踏入厅堂,满壁木雕令人屏息。梁柱间,楹联为“屋少仅容膝,志高可摘星”,这种不被物质条件所束缚,仍有远大志向和高尚追求的境界值得同学们认真学习。周导游介绍,这些木雕采用浮雕、透雕技法,工匠需耗时数年雕琢,每一刀都暗合着徽派建筑“无宅不雕花”的审美传统。参观着传统民居,欣赏着精美木雕、石雕、砖雕工艺,让同学们仿佛穿越时空,走进了历史深处,对徽派文化有了更为深刻的感悟。
结束:皖游终章,拓未来之路
青春正好,行路致远。此次安徽专业实践之旅,不仅是一次跨越山水的探索之行,更是旅游管理专业学子们将课堂理论与实践深度融合的成长阶梯。在太平湖畔的实地考察、黄山之巅的知识沉淀、宏村古巷的文化研习中,我院学子们以脚步丈量行业深度,用双眼捕捉旅游魅力,将所见所闻转化为专业能力提升的养分。这段镌刻着汗水与欢笑的旅程,已然成为熠熠生辉的珍贵记忆,激励着同学们以更饱满的热情在旅游管理专业领域深耕细作,不断探索行业前沿,向着更广阔的职业天地奋勇前行!未来,商学院也继续致力于服务和培养各专业学子,完善多形式、多内容的教学体系,为广大商学院学子们搭建优质的实践平台 。